原标题:专家把脉有良方 科技助力羊产业——环县“舍饲肉羊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观察
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的标准化羊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思璇
百里环江,千年古城。群山怀抱中的环县村庄在冬日显得格外静谧,只有不绝于耳的“咩咩”声。
饲草料垛码放整齐、羊圈干净整洁、母羊膘肥体壮、羊羔活蹦乱跳……今年是稳产保供任务“舍饲肉羊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在环县实施的第六年,以曲子镇西沟村为集成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20个乡镇。
专家现场把脉,团队协同攻关,借助精准营养、胚胎移植、基因组选择等技术,环县在传统产业里找到了新赛道,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生产的种羊繁育技术体系,培育出生长快、肉质好、抗病能力强且多产的高代杂交羊新品种。
推广新饲料“羊方便面”
环县素来有种草养羊的传统。进入曲子镇西沟村,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淡淡的饲料香味,紫花苜蓿随处可见;在“全日粮”饲料加工厂,只需将电源按下,新上线的全自动化颗粒饲料加工机械便开始运转起来。
然而在六年前,这里的情况可不是这样,“羊群圈舍不标准、家里有啥就给羊喂啥、品种不同大小不一的羊混在一起饲养。”这是项目负责人牛春娥来到环县曲子镇西沟村调研和指导羊产业发展时,发现的第一个问题。
“祖祖辈辈都养羊,不需要什么科学技术。”2018年,项目团队刚进村时,村民们心里十分排斥。西沟村村支书刘小兵一家自告奋勇,率先开展试点。
改圈舍、测草料、调配方、引良种、整羊群……3个月后,刘小兵家原本泥泞简陋的圈舍焕然一新,羊群整齐划一,杂乱的草料库也变得井井有条。半年后,羊圈里的羔羊明显增多,发病、死亡的羊显著减少。
先做给老乡看,再带着老乡干。慢慢地,愿意接受技术帮扶的养殖户越来越多。
“在技术示范和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村民养羊最大的瓶颈是饲草料原料存储质量、肉羊日粮营养配制和饲草料加工方法的问题。”牛春娥那时别提有多心急。经过全方位的调研和多方研讨后,她便着手准备在西沟村集成推广“肉羊全混合发酵日粮(TMF)技术”,让全村的养羊人实现“傻瓜式”饲喂。
“傻瓜式”饲喂?这一概念提出来后,大家都心存质疑。但有前期示范的效果背书,部分村民加入了试一试的行列。
根据当地实际调配方、改工艺,项目团队花了近3个月时间,第一批怀孕前期(TMF1)和怀孕后期(TMF2)母羊全混合发酵日粮加工完成。经过权威机构检测,质量安全指标全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经过两个月的试喂后,试验羊毛色光亮、体格健壮。
团队制定好饲喂说明,村民每天按照说明,开袋即喂,再也不用粉草粉料,不用配料拌料。原来繁杂的饲养过程变得简单轻松,而且营养全面均衡。由于喂养方便,村民还给料包起了个形象的称呼——“羊方便面”。
据悉,目前全村的全混合发酵日粮每天生产18吨左右,年加工生产1500吨,270个养殖场户饲喂时使用;全价颗粒料每天生产10吨,比起市场上销售的成品,1吨能节约1000元左右。
“今年,西沟村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其中来自于草羊产业收入1.61万元。70%以上的在家农户养羊,7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于草羊业。”环县畜牧兽医局靳善宁说。
培育新品种“中环肉羊”
环县老百姓多养殖湖羊,湖羊产羔性能优异,一次可以生产两至三羔,但体型较瘦小。提高出肉率和养殖效益,不仅是养殖户们最关心的,也是这家肉羊制种基地这几年研究的育种方向。
“如果以英国的南丘羊、澳大利亚的白萨福克、杜泊羊和无角陶赛特羊作为父本,与湖羊杂交,其后代在保留湖羊多胎特性的同时,还可兼具父本产肉能力高、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的特性。”“选择产过羔、子宫状态和待羔状态良好的湖羊作为母本,把产肉性能好的胚胎移植到湖羊体内,产出产肉性能比较好的个体。”在前往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的车上,庆阳市农科院副院长徐振飞介绍。
沟壑纵横,梁峁起伏,车子沿着山城乡八里铺村的路行驶着。从环县县城出发后约一个小时,记者来到了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在育种羊舍,湖羊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子嗣。这座种羊车间相当于一个基因种子库,将优质种羊送到合作社扩繁生产。
花园式的场区内,几十栋羊舍分两列整齐排开。全息沙盘上,优质进口肉羊的生产性能一目了然。戴好帽子、口罩,穿上白大褂,套上鞋套,经过雾化消毒后,记者进入羊舍。
一拨又一拨、一舍又一舍,一只只憨态可掬的羊羔披着白绒毛,耷拉着长耳朵,活蹦乱跳,发出“咩咩”的叫声,夹道欢迎来客参观。
羊舍内的种羊根据不同生理阶段分棚,每只羊的耳朵上都有一个小小的耳标。记者看到,当携带耳标的羊只进入称重设备时,读卡器开始读取耳标信息,识别个体信息,同时将羊只的身份编号与体重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
“这里的每一只羊都有身份。”该公司副总经理范武斌介绍,这个耳标等同于羊只的身份证,通过它可以准确查询羊的出生年月、防疫时间等信息。
料槽两侧围栏中央的通道宽敞顺畅,自动撒料车一边行驶一边布料;羊栏里配有自动饮水碗,口渴了,羊就将嘴巴伸进碗里,用鼻梁轻轻顶住水龙头开关,水便汩汩而出;绿色的漏粪板、机器清粪系统让偌大的羊舍干净整洁;母子栏、保温箱和羔羊补饲栏等专利技术,让小羊羔能得到更加精细高效的喂养。
羊舍内,技术人员正认真用B超检测母羊怀胎的数量。“把母羊分为单羔群,双羔群,三羔群等,分别给予不同的营养日粮,让羔羊在体内得到充分生长发育。”范武斌说。
良种是肉羊产业提质的“芯片”,更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
为提升育种质量,环县还专门建立了肉羊种质创新中心,通过科技手段,培育优质肉羊。“我们采用最新的基因组,选择育种、胚胎移植、体细胞克隆、精原干细胞移植等技术,将新技术、选种技术和繁殖技术合并,比传统的育种周期缩短一半以上。”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岳耀敬说。
“对照育种技术路线可以看出,‘中环肉羊’新品种已完成,目前已经培育出中环肉羊横交固定零世代基础群526只。”牛春娥说,“新品种具有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饲料效率高的特点。”
“中环肉羊”新品种育成后将助力打破引进品种对我国专门化肉羊品种的垄断,实现肉羊科技自立自强和种源自主可控,保障我国肉羊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和种业振兴。
建立科技养羊新模式
科技养羊效果到底如何?对群众来说,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要有“看得见的效益”。
“经过比对发现,同等饲养条件下,‘二元杂交’羔羊比纯种繁育湖羊羔羊生长速度快20%,每只饲养利润可以增加180元左右。‘三级二元’杂交羔羊母羊平均受胎率和繁殖率提高20%,屠宰率提高15%。”甘肃陇塬三羊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斌告诉记者。
去年4月,杨文斌从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购买了130只肉羊种公羊,面向毛井镇红土咀、大户掌、二条俭、黄寨柯等村养殖基础母羊在30只以上且有意愿扩大养殖规模的农户免费投放,并对周边养殖户进行不定期的养殖技术培训,以政府奖补政策收购农户羔羊。
据悉,农户繁育的羔羊7日龄补饲,15公斤断奶后,统一交由合作社集中育肥,合作社按照羔羊育肥5月龄、达到45公斤同步集中出栏,联合社负责对接屠宰场,统一出售合作社的育肥羊,按照同标同质同价,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肉羊‘直线育肥’技术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团队为公司提供了优质配方,建立了自主生产线,每年能给我们节省200多万元的开支。”杨文斌说。
“杂交羔羊成活率高、长速快、体型壮大,还不易患病。”“同时出生的羔羊,用同样的饲料喂养4个月,杂交羔羊能比纯种湖羊重20斤左右。”说这话的人是曲子镇西沟村的“返乡创业养殖户”白金凤,她正在自家的羊舍内忙着给羊喂养饲草料。
2021年,她与丈夫闫文文了解到县里对湖羊养殖有政策扶持后,便关掉了在镇上开的餐馆,回到了村里一门心思养羊。
“返乡养羊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慎重作出的决定。”夫妻俩算了笔细账,发现返乡养羊收入不低,生活费用则能节省不少。
“我们购进的基础母羊每只补贴1000多元,盖羊棚政府补贴了4万元、草棚补助了7万元,投放一只种公羊,还免费提供技术培训,销路也不愁。”现在靠着好政策,夫妻俩养羊没有一点后顾之忧。现存栏基础母羊100多只,繁活的陶湖羔羊、萨湖羔羊现有60多只,部分基础母羊还在怀孕期,小羊长大后能达到出栏200多只。
“今年产羔量不错,一胎还能产3只或者5只,年收入10万以上肯定没问题。”闫文文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环县共建立50个“二元杂交”示范点、8000多户“二元杂交”示范户,重点推广陶湖、萨湖、杜湖、南湖4个“二元杂交”组合。2023年底,全县羊只饲养量达到369万只,出栏191.6万只,肉羊产业产值60亿元,全县养羊农户人均来自草羊产业的收入突破80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思璇)